扫清误区 科学抗癌******
近日,美国一名自然疗法医生因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宣传虚假的新冠病毒免疫疗法和出售虚假疫苗接种卡而被法官判处近3年监禁。无独有偶,去年9月,号称“中国自然疗法第一人”的于伟,因涉嫌以自然疗法的名义对一名癌症患者实施诈骗,而被上海闵行检察院提起诉讼并最终获刑。得了癌症的人容易病急乱投医,这也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我们要擦亮双眼,正确认识癌症治疗。
癌症患者易病急乱投医陷入认识误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杨雪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然疗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应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或方法,如食物、空气、水、阳光、睡眠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仰等,来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种行为,是一种非医疗手段。
杨雪指出,由于传统癌症治疗方法中的放化疗存在一定副作用,让很多癌症患者对正规治疗心存恐惧和抗拒。“而自然疗法听上去‘很纯天然’,加之一些机构或个人为了利益过度夸大其作用,甚至不惜欺骗患者,使一些患者将自然疗法视为救命稻草,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杨雪表示。
除此之外,在癌症治疗中,一些人还企图通过限制饮食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并号称这是“饥饿疗法”。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行为。
肿瘤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疾病,这种增殖带有无序性和掠夺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研究员朱华介绍,在治疗黑色素瘤时,有一个经典的疗法叫做精氨酸剥夺治疗。黑色素瘤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摄取一种非天然氨基酸——精氨酸。人体不能合成这种氨基酸,需要外界提供,因而对患有黑色素瘤的患者,通过服用阻止精氨酸在人体代谢的药物,可以实现对黑色素瘤生长的控制。“这个可能是肿瘤‘饥饿疗法’最有效的案例。”朱华说,但此“饥饿疗法”非彼“饥饿疗法”,实际上,大部分肿瘤是“饿”不死的。“饿死”肿瘤和饿死人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肿瘤长在身体里面,只要人体有血液供应,肿瘤就能得到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而,用限制饮食来‘饿死’肿瘤的做法不但不能‘饿死’肿瘤,反而还有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得不偿失。”朱华说。
要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
杨雪告诫,癌症诊断和治疗都有行业金标准,不要轻信非正规医疗机构的所谓诊断和治疗;对于那些号称能治愈所有癌症、取材自然、没有毒副作用,或者打着民间偏方、祖传秘方,以及“保密专利药物”等旗号的,都需要小心背后的骗局。
杨雪说,鉴别一种疗法有没有效果,是不是在临床得到应用,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或者其他专业网站查阅发表在医学期刊的文献。如果生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不要随便相信私人印刷的宣传单、街边小报和不靠谱的网站等,更不要在所谓大仙、大师的忽悠下方寸大乱,误入圈套。如果需要咨询,一定要选择专业医疗机构。
杨雪认为,民间流传的没得到研究证明的方法或许有一定效果,但每位癌症患者的治疗时间窗口非常宝贵,别因此错过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最佳治疗时机。“不当的治疗方法还可能损害身体抵抗力,导致癌症进一步恶化。”杨雪说。
“无论是什么疗法,都只是患癌后不得不面对的选择,更重要的还是预防癌症的发生。”杨雪建议,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包含癌症检测项目的体检;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可以考虑去医院做遗传咨询或基因检测;另外,也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饮食均衡,注意控制体重,戒烟戒酒,规律作息,保持情志舒畅。(记者 罗朝淑)
白酒消费卷土重来******
2023年春节对于很多人而言热闹非凡,归家、团聚、娱乐、访友统统被安排上日程。白酒作为社交和佐餐产品,春节期间销量也跑出了近几年的加速度。据悉,农历小年以来,京东小时购平台白酒礼盒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除此之外,消费者在推杯换盏间还讨论着今天喝的酒登上哪个台春晚。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春晚开场前5分钟广告,总共有14个品牌广告,其中白酒品牌占据半壁江山。春节假期里的热闹还未散去,节后开市首日,八成白酒股强势染上中国红,资本市场迎来开门红。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白酒作为带有浓重社交属性的消费品,一直以来都是春节的强势选手。春节作为白酒销售旺季的收官,今年给出了王炸组合。无论是品牌、终端还是资本市场,这个春节档期白酒表现不俗,而这背后是扩大消费基数、高端酒突围等策略的落地开花。
白酒赞助“霸屏”
春节假期刚收尾,白酒终端销售便传来战报。1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京东小时购了解到,农历小年以来,京东小时购礼盒类销量超50%。其中,白酒礼盒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无独有偶,饿了么春节消费数据显示,今年年货外卖中,国产白酒订单月环比增长超2倍。除此之外,酒类电商平台1919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白酒销量同比上涨约36.01%;叮咚买菜平台内,年货节期间,白酒销量同比提升约178%,400元以上品牌白酒较受欢迎,销量排行前三为五粮液、茅台、剑南春。
一般而言,白酒销售旺季由中秋开始到次年春节结束,今年春节从销售增速来看是给旺季收官添了一把火,而且这把火还烧到了各地春晚上。在2023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多家白酒品牌组团“霸屏”。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春晚开场前5分钟广告,总共有14个品牌广告,其中白酒品牌占据半壁江山。五粮液首次以2023央视春晚“和美好礼”独家互动合作伙伴身份亮相;连续三年冠名零点报时的洋河股份再次携手央视春晚,在零点准时为全国人民敲响新年钟声;舍得酒业以“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玉兔呈祥春节甄选’合作品牌”身份登上春晚;古井贡酒也连续第八年作为“央视春晚特约”出现在春晚舞台。
关于春节营销策略和产品销售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古井贡酒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对方尚未予以回应。
事实上,白酒品牌不仅仅“霸屏”了央视春晚,不少地方春晚也有白酒品牌的出现。据了解,山西汾酒登上北京卫视2023年兔年春晚;古井贡酒除了登上央视春晚外,还赞助了2023年江苏卫视和安徽卫视春晚;老白干酒则赞助了2023年河北春晚。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各大名酒登陆春晚做品牌IP打造,是希望通过春晚来提升品牌、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白酒品牌在春晚中露出,可以给渠道信心,同时能够维持良性市场秩序和价格管理体系。
正当业内外感叹着白酒春节档名利双收的时候,春节后首个交易日,白酒资本市场迎来“开门红”,1月30日,白酒板块以2730.58点收盘,涨幅达1.17%,在板块的带动下,白酒个股也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具体来看,贵州茅台以1888元/股收盘,涨幅达1.5%;五粮液以217.6元/股收盘,涨幅达4.25%;洋河股份以184.49元/股收盘,涨幅达0.75%。
消费市场回暖
后疫情时代,聚会、聚餐与送礼热度上涨,酒类产品既作为送礼首选又作为佐餐饮品的热门选手也受此影响迎来消费小高峰。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今年春节白酒终端动销旺盛,宴席和礼赠市场受益于返乡潮复苏明显,区域酒表现突出。整体呈现出区域分化、品相分化的特点。其中,300元以下价格带区域酒产品受益于返乡潮带动的聚饮场景以及宴席市场的回补需求。宴席场景的增加有力刺激区域中档酒需求。另外,返乡潮背景下,礼赠市场也有明显恢复,高端酒表现稳健。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尽管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但是受益于中国消费群体不断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升,白酒消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白酒消费将会有更多的潜力和机会。
肖竹青认为,白酒消费市场春节期间的表现,让投资者看到了新的希望。在春节期间,不少白酒企业在登上春晚的同时,积极开展圈层营销的互动。这也使得白酒在春节期间再次迎来一波销售热潮。
申银万国证券研报指出,“中长期看,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落地,消费场景、消费信心有望在Q2全面恢复,我们判断2023年全年白酒的投资节奏是先抑后扬,现阶段建议优选确定性强的头部品牌,布局消费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白酒企业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报表现抢眼。贵州茅台2022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2%左右,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33%左右;山西汾酒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0%左右,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加49%左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进一步指出,白酒板块盈利能力较强,目前已出现上行趋势。“新十条”发布后,餐饮场景开始活跃,所以白酒股价出现大幅回升。长期来看,白酒还是优质标的。
品牌化进程加速
高端白酒享受消费升级量价齐升,与经济活跃度、流动性松紧等相关。纵观茅台、五粮液、国窖等全国品牌,其增长抓手主要是核心大单品的量价齐升,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则是品牌驱动、费用率低、盈利持续稳健改善。除此之外,次高端白酒依赖单品渠道扩张,在行业景气度高涨、渠道经销商信心强化时通过品牌降维打击、渠道适当让利,能够实现快速增长。而支撑高端和次高端产品的则是品牌力,这就不难理解扎堆春晚的企业为何多为全国和区域强势白酒品牌。
从投资策略视角安信证券则指出,高端率先享受行业复苏红利确定性高,区域酒有宴席市场恢复带来的消费弹性,同时随着需求回暖,预计在二、三季度有高弹性。次高端复苏除经济活跃度改善外,重点看经销商信心恢复及各自扩张逻辑,预计在下半年有强业绩弹性。
白酒行业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春节旺季真正恢复的是以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为代表的宴请市场。2023年,酒类市场依然呈现分化、内卷的趋势,名酒将不断扩张市场版图。同时,在资本化的推动下,产区概念进一步崛起,从而带来白酒行业产业升级进一步加速,行业将向品牌化、产区化发展,进入名酒时代。
白酒品牌化情绪高涨的背后是消费升级,从而引发消费者购物心理的转变。消费升级是市场通行的环境,不过消费会出现多样化的均衡发展,也就是一体多元的市场格局,会进一步挤破泡沫型的品牌,而对有根基的品牌有利。
对此,北京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程万松指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高端白酒要实现从渠道动销向社群、圈层营销转变,利用信息技术和平台,做好深度服务、精准营销。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翟枫瑞 王傲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