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经济开局稳气象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新年头一个月,多项经济先行指标回暖,生产消费供需两旺,中国经济持续回稳向好。
新春年味未消,一系列经济指标已经火热出炉。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环比上升3.1个百分点,在三个月后重新回到扩张区间。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国家信息中心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全国100个有代表性的科技孵化器周边平均人流量,今年1月比去年12月增长了17.6%,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8.5%,表明众多科创型企业已出现明显回暖势头。
项目中标量数据对普通人来说可能略显陌生,但却直接反映企业投资冷暖。监测显示,1月份全国项目中标数量同比增速达到32.2%,中部地区增速最高,达到45.7%。
新年新作为,新年新气象。
向实,实体经济发展势头更稳,后劲更足。农业春耕备耕播种希望,提升全年粮食稳定供应能力。工业订单充足,人机繁忙。今年1月,制造业21个行业中有18个景气度较上月上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迅猛,服务业加速向中高端不断升级。
向新,发展动力加快转向创新驱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1月以来,重点城市传统商圈融合主题活动、体验式消费等新模式,客流量整体增长20%以上,线下消费持续复苏,新落地的重大项目更多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更加吸引全球资本目光。记者近日走访德国商会,看到最新编制完成的《德国企业信心调查报告》中,七成以上的会员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充满信心,电子、汽车、化工等高技术产业成为德资企业扩大投资的热门之选。
中国经济加快恢复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强信心。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相继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今天的中国,充满生机与活力。新的一年,尽管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实现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的既定目标。(央视网)
开门红!吉林查干湖冬捕正式拉开序幕****** 央视网消息:每年冬天,吉林松原的查干湖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冬季捕鱼作业,马拉绞盘、冰下走网,古老的捕鱼方式传承千年。这两天,随着气温走低,湖面封冻,今年查干湖的冬捕正式拉开序幕。 这两天的查干湖格外热闹,一大早,当地的鱼把头辛继龙就带领渔工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凿冰、下网,大家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在高亢的号角声中,渔工们赶着骏马拉动绞盘,随着渔网被缓缓拉出,一条条活鱼浮出水面。鱼把头告诉记者,今年头一网就打出了8.8万斤鱼,迎来了“开门红”。 查干湖冬捕分两个阶段,前期使用小眼网,主要捕捞浅水区的小型成鱼和小虾;后期使用大眼网,捕捞大型成鱼销往全国各地。科学的捕捞方式是查干湖“渔而不绝”的关键所在,从2003年开始,当地在春秋两季开展增殖放流行动,每年向湖中投放1000万尾鱼苗,保障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